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征信国家的信用体系里,用信用来进行交易的企业也非常重视信用,他们之间的账务往来、货物往来、技术交流、特别是赊销赊购都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他们异常珍视自己的征信,因为如果企业出现失信行为,那么这个企业将会在发展的路上困难重重。在我们国家,企业信用管理尚在初始阶段,信用体系不完备,企业的诚信意识,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诚信意识严重不足,相关的监管也存在各方面漏洞,失信主体甚至可以注销公司后,用新的公司东山再起,征信的乱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滞后扭曲了经济关系,增了交易成本,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鱼龙混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加强信用管理,既规避自身的风险,又能为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企业要明确信用管理的目标,信用管理可以分为外部信用管理和内部信用管理。对外信用管理是给企业确定承担商业风险的范围,这并不是要企业为了避免风险而丢掉生意和机会,而是增加有效的和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对外信用管理需要对应的指标来具体描述,也要有具体的数字来分析和衡量,通过外部信用管理企业可以灵活运用信用销售提高销售业绩,提供较高水平的客户服务,并保证较好的回款速度,降低坏账发生率。对内信用管理是要管理企业内部失信行为,包括商业信息的保密、企业技术的保密、企业的内控等,信用管理得当可以从内部防止企业信息、商机等被破坏,防止企业内损特别是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
企业要设置信用管理的相关流程和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企业信用管理,首先要规定好信用管理的流程,并适时进行调整,信用管理的部门应直属于企业负责人,其地位独立于其他各部门,明确在常规和特别情况下的授权,将信用管理穿插于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起到切实的作用。该部门也应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内控,通过调查谈话、鼓励举报等形式收集内部的失信行为,维护企业利益。
企业要对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估。信用管理部门要利用对方的财务状况、付款记录、经营情况、业界口碑、内外部信息等进行综合客观地评估,评估结果要直接用于确定对方的信用政策。对这些内容详细确定的时候,应该包括客户调查和信用评估两个方面,在调查中要注意多途径收集客户资料,如何自行收集客户材料,如何向客户直接索取资料,如何从资信调查机构获得相应的参考资料,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更新和维护等问题。客户的信用评级确定好后,就可以作为企业和客户的经营来往活动的参考。
企业要定期进行信用核查。当企业与一家合作伙伴有长期的交易和银行流水时,期间赊销额是会随之发生变化的,如果没有及时的监管,可能会使额度超出信用赊销的额度,导致来往交易的紊乱。此外,对方的征信情况也会随着经营情况或者外部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动,信用管理部门要重视信用变化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定期进行信用核查,以此管控企业经营风险。
只有人们恪守市场游戏规则,市场经济才能高效、有序地运作,信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的信用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之间的经营来往活动,企业与政府社会的监管建立了一座有效的桥梁,管理好企业的信用管理,能使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
(商城经营部 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