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每每谈及经营之道,常精算于成本、利润、市场份额这些冰冷数字,却容易忽略一项核心内驱力——好奇心。对经营者而言,好奇心不是虚无的情绪,而是解构商业本质的手术刀,是敢于将“不可能”踩在脚下的拓荒力,尤其对部门负责人来说,这份好奇心更是打破组织惯性、激活增长引擎的核心动力。
好奇心是刺破“经验茧房”的尖锥。许多企业陷入发展瓶颈,往往始于经营者对“已知领域”的过度依赖。经验筑起的高墙,常常是阻碍创新的最大陷阱,经营者若被“行业惯例”捆绑,就会像蒙眼的老马,看不见路边新生的牧草。昔日影像巨头因沉醉于胶卷时代的辉煌,当数码浪潮汹涌而至,巨轮沉没于自己发明的技术礁石之上,最终黯然退场,这并非技术短视,实为好奇心枯竭的悲哀——对新生事物熟视无睹,最终在熟悉的港湾中窒息。
部门负责人是这一关键链条上的枢纽环节。他们深处承上启下之位,却常常陷入一种“中层悖论”:既深知旧有流程的沉重桎梏,又因担心试错代价而畏首畏尾。部门负责人一旦失去了好奇心,如同灵魂僵化,不仅自身裹足不前,更如巨石堵塞了组织上下流动的通道。对于部门负责人而言,好奇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更是驱动团队突破发展瓶颈、引领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力量。若部门负责人都能主动破除“中层悖论”,以好奇驱动变革,企业便自然焕发活力。
敢于尝试新生事物,是将好奇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新生事物往往伴随着风险与不确定性,但正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才能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径。部门负责人作为团队的领航者,应带头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团队成员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方法和技术应用。当部门负责人率先成为好奇心的践行者,好奇心便不只能驱动个体,更能汇聚整个团队之力,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文化,整个企业的生命力便如活水般奔涌不息。
在尝试新生事物时,需要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好奇心并非盲目跟风,而是要在深入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真正有价值、与企业战略相契合的创新方向。此外,还应通过持续学习保持好奇心的旺盛生命力。积极参加行业研讨会、培训课程,与同行交流分享,拓宽视野,了解前沿知识和理念,才能夯实创新根基。
经营的本质是不断探索和突破,而好奇心则是驱动这一过程的核心动力。保持充满好奇心的经营思维,当下每一次看似微小的尝试,都在悄然改写未来版图。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为企业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与长久的繁荣。
(本报评论员)
活力建设是“123工作核心”和“五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5年要继续遵循建设活力企业指导思想,进一步推动全员参与活力企业建设,切实激发公司活力,营造求变创新、干事创业的企业氛围,持续深化“活力丰华——从自我改变开始”活动。2025年第四期“最具活力部门”于6月10日揭晓:
第四期“最具活力部门”:财务部。其活力实践凸显两大亮点:1、紧扣核心工作创新突破。创新构建资金管控模型,通过资金预测强化全周期动态管控,推动资金管理从传统粗放向精细化转型,进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抗风险能力;通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风险评估及督促处理、有效库存及商品进价的核查与问题解决,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率,为经营效益提升注入动能。2、深化管理服务经营理念。落地推行万事利合伙人兑现政策,改变对账方式实现工作效率与数据准确性的双重提升,为业务运营提供更精准的财务支撑。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