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大道德是为企业、员工和社会创造价值。为企业和员工负责,企业必须对内实行竞争战略,让年富力强的人快速成长,走向更重要的岗位经受锻炼,其基本做法是:推进人才更高效流动与破格提拔;对社会负责,企业必须深化服务功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选项、更优质到位的生活感受或生命体悟,其基本做法是:不论内外环境如何顺畅或困难,总是前瞻性地自我否定、自我突破,持续地对经营体制、经营结构、服务品种进行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引领消费趋势。
今年以来,公司结合经营实际,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打出干部队伍建设“组合拳”,创设条件、搭建平台,加速推进人才跨板块、跨门店流动,并提拔年轻干部到经营一线负责,到管理一线锻炼。5月12日又出台竞争性招商措施,把机遇同等地留给年轻员工,让他们在疫情后最为艰难的时刻到艰苦环境中“蹲一蹲苗”,接一接“烫手山芋”,当一回“热锅上的蚂蚁”。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打破用人条条框框限制,突破多年来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心态和习气,更主要的是为了给年轻干部、年轻人才压担子,让他们经历“风吹浪打”,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肩挑重担、知难而进、大胆突破,在新的岗位上“蹲”出丰富的经验、强健的心态和过硬的能力,从而使得事业薪火相传、员工自我实现。
“蹲苗”是为了创造业绩,但最终在于催生新的经营活力。疫情以后,大批企业死去,疫情后的经济形势、经营形势前所未有的严峻,唱高调固然要不得,但一味困顿悲叹,或不精进不专业,或口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机制持续不优化而扯皮内耗,终将死路一条。这需要组织系统协调发力。另一方面,敢不敢接受竞争性战略,敢不敢逆势而上激流勇进,这不仅考验着每一个板块、每一位干部,也着实是对年轻干部员工胆识、能力的检验。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挑战,弱者只会找理由,强者从来找方法;“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一定是要烧的。高维思维创造高维实践,低维思维创造低维实践,我们务必用高维认识新时代新岗位的新要求,务必重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严以律己树立威信,带头实干引领团队,“沉下去、动起来、冲上前”,快速定标准、做决策、建队伍,高起点、瞄亮点、以点带面创造工作新业绩。
“双轮”驱动,企业必定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检验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否定的过程,没有自我否定就没有发展,没有自我否定终将被社会否定。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为艰巨的任务是经营创新,而经营创新的根本在于规划性招商,依靠规划性招商稳固经营并寻找新的突破,突破既有成绩、突破经营框架、突破服务品种,让社会与员工有更多更好的价值获得感、个人实现感。另外,我们必须把疫情当成一次大考,复盘那些曾经顺风顺水、现在却不那么好使的固有做法,在企业道德、发展初心、发展战略、系统优化等方面进行否定性剖析,向疫情期间迅速崛起的电商、快递等行业取经寻宝,引进大社会、大企业观念以及共享理念,与社会共享资源、共享员工,并将我们最擅长最专业的领域做到极致,在服务社会基础上优化企业经营,在优化经营基础上更好地服务社会。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年破立结合成为发展的新常态,表明我们的企业正在提速——一个轮子需“疾风暴雨”,在内部竞争中推动新人脱颖而出;一个轮子需“和风细雨”,让社会沐浴企业服务的福泽。加速“双轮”驱动,我们需要“只争朝夕”,我们需要“疾风劲草”!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