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那年,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爸爸妈妈在吃饭的时候谁也不和谁说话,只能偶尔听见筷子触碰碗碟发出的清脆声音。即使他们在家里进进出出擦肩而过,也仿若陌生人,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时候才冷冷地从嘴里甩出一两句话来,换来的也只是对方冷冷的回答。
终于有一天傍晚,爸爸妈妈在门口相遇,他们面面相觑,战争一触即发。一开始他们并没有争吵,只是态度比平时看起来要严肃一些,但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我在一旁胆怯地瞅着他们,感觉一股阴郁在空气中慢慢铺散开来。爸爸先开腔了:“你这毒终于要吐出来了。”“我看你中毒也不轻……”很显然,他们是在说这几天淤积在心里的所有怨气。继而互相指责对方,看到他们咬牙切齿的样子我内心充满了恐惧。我故意避开躲在里屋,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我耳朵贴在门后,有点想听又有点不想听。他们渐渐起了高调,我清楚地听见爸爸说:“你没看见孩子在门上写的什么吗?”我很庆幸他们看见了,这就足以说明他们已经在尽力克制自己,彼此忍让了很多。前几天,我用粉笔在我家木头门背面潦草地写着:我不想爸爸妈妈吵架。那段时间我时常见到他们吵架,压抑了许久才将心事写下。当时我像是无意间写出了自己的苦恼,又像是故意写给他们看的。
他们仍然在喋喋不休地争吵,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我趴在炕上,眼窝垫着双臂,偷偷地流泪。过了一会儿爸爸进来了,声音很平和,貌似气消了,他叫着我的乳名:“你去看看你妈妈要去哪。”我立马起身下炕。我看到妈妈正在给自行车前胎打气,我哽咽着,走到她跟前,怯懦地问:“妈妈你要去哪?”妈妈头也不抬,一声不吭,继续打气。沉默了一会儿,我又问:“妈妈你要去哪?”妈妈仍然没有回答。就这样,我在一旁杵着,默默地抽泣起来。她用手捏了捏轮胎,拔下打气筒扔在一边,双手扶着车把,右脚将自行车支架狠狠往后一蹬,推着自行车要走。“妈妈,你不要走。”我在心里想。诸如此类的话对我来说真的是难以启齿,然而我说出来的却是另外一句话,“妈妈,你走了谁给我们姐弟三个做饭???”以前无意间听妈妈和邻居聊天,说怎么着也不能饿着孩子。我仿佛做赌注一般,甩出了最好的牌,期待着妈妈回心转意。只见她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叹了口气,手一撒,自行车就倒在了影壁墙上,土墙被车把砸出了一个深深的窝儿。紧接着妈妈压抑的情绪瞬间爆发,看到她哭的那一刻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众所周知,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如此会让孩子慢慢变得胆怯、自卑、脾气暴躁、没有自信……即便如此,现在回想起来我非但不埋怨他们,反而非常理解他们。在那个生活拮据的年代,人人背负着那么大的责任和压力,哪个家庭没有过吵架拌嘴?我们承受了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恐惧和痛苦,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不可磨灭的创伤;现在我们身为父母要有前车之鉴,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马尔克斯说过,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的负面影响之大就在于此,它仿佛已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且不易被察觉,主导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举止。要么被它打倒,要么为之崛起。因此,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它、正视它,并以此为契机做出改变,谱写出幸福美满的人生。 (高新店 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