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使很多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凸显,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难题,如一堵堵墙横亘在我们面前,阻止我们突破前进。就此停步不前?直接撞上去?还是……不同的人遇到这种“墙”的时候总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应对。
有些脾气急躁的人可能什么都不想,撸起袖子就直接冲上去了,结果撞得头破血流还不知道回头,大有一股视死如归,与墙死磕到底、同归于尽的气势;乐观一些的,还不知道墙的情况,就自信上了:“这都是小事,我们一定有办法”;还有悲观的,遇到一堵墙,那可比天要塌了都可怕,苦着脸垂头丧气:“完了,我一定过不去”。这三种应对都比较极端,也是完全行不通的,在遇到经营难题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应过分悲观,更不要胡干、蛮干。
那么,对于我们实际经营来说,有哪些可取的办法呢?有的人说了,翻墙啊!对,翻墙也是一种应对的办法。还有的人会多花点时间绕过去,甚至直接把墙拆了都有可能。但是这三种办法,都必须有相应的条件才能实现:翻墙的,必须要个高腿长,才能翻越,不然两米的墙,让1米的小朋友来翻,那也只能是“望墙兴叹”,束手无策;绕过去的,前提是墙足够短,万一是环形墙,绕一辈子也绕不过去;要把墙拆了,那更得身强力壮,甚至有辅助的工具才行。由此看来,任何一种办法都不是万能的,各有利弊,而经营中的难题比墙要复杂得多,更需要我们进行实际分析之后再作判断。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套用公式类的办法解决问题。整合各类信息,厘清自身实力与“墙”的力量碰撞后会发生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扬长避短,甚至综合团队的能力,取其中最优势的点与“墙”的最薄弱处进攻,才是解决问题最可靠的办法。这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空谈,阿里巴巴虽然在当年遇到过非典疫情导致只能在家办公的“墙”,但利用网上业务这一专长,最终有了淘宝。只有借鉴阿里越“墙”的创举,才能突破我们实际工作中那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墙”,甚至将“墙”为我所用,站在“墙”上振臂一挥,让更多人看见,提高了知名度;或者将“墙”拆掉,成为填补后续道路坑洼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统筹各方资源,实现最优的效率配置,突破经营困境,找到新的发力点;只有这样,才能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性、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
最为关键的还是那句老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道自己的分量,知道自己的短板。“翻墙”靠实力,实力来自日积月累日常工作打底,有了基础、底气才好与强者握手,或抓住机遇奋力一搏;“翻墙”有方法,方法源自对日常执行过程的正确把握,而这需要日常经营考核的创新跟进。总之,只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墙,就没有困难不能被我们踩在脚下。
(编辑部 傅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