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岁月跨越了五十岁的门槛,忽然间,过往的那些熟悉的面孔又浮现在眼前,心中不禁要问,你在他乡还好吗?
正像有的朋友文章中写道:“这个年龄了,职场级别高不高的,工资高不高的,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是血糖、血脂、血压的指标不高就非常万幸了。”
是啊,人生的五十岁是个拐点,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爬山式,为了某个目标,为了某个职位,拼尽全力,苦心经营了。到了这个年龄,欣赏过一路风景,经过了无数春夏秋冬,应该到了坐拥山顶,尽情欣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时候了。
今年以来,突然间有了一个想法,总想联系那些三十年来,一直没有联系过的高中同学,或者说一些想当年关系尚好的校友。有时,为了找到一些校友,而颇费一些周折,当得到部分校友的联系方式时,便会立即打通电话,为此十分激动,禁不住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问候:“同学,你在他乡还好吗?”
当打通电话时,既不希望知道对方现在外貌变成什么样子,也不希望知道对方是省级、部级、县级,甚至不想知道对方婚后的孩子是男是女,只想听听对方的声音,只想知道对方还记不记得曾经有我这样一位校友,我也只想记得对方十八岁时的青春年华。
经过简单的叙聊之后,彼此又融入日常的生活中,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彼此不再互相打扰,只是偶有时间,在手机通讯录中,一遍遍浏览对方的微信名字,一遍遍在记忆深处搜寻对方三十年前的影子,一遍遍在心底里默默地祝福自己的同学们,未来的日子里越过越好。
曾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午后,突然接到高中一位女同学的语音微信,问我当时在哪里。我回答说:“在十笏园工作室。”她电话中兴奋而激动地说:“一定等我,我一会儿就到。”我当时有些蒙,但依然信守承诺,在工作室等着。后来,大费了一番周折,靠着手机定位,这位同学终于来到了工作室,畅谈了一个下午,又匆匆离去。原来这位同学和老公来潍坊是看望朋友的,她趁老公喝酒聊天的时候,匆匆打听着来看我。
当时,我不明白,什么样的动力,让我的这位同学,冒着严寒,过高新,跨奎文,来到潍城大西边,费时费力,依靠手机定位找到我,又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何必劳师动众,怪冷的天,匆匆而来,匆匆见面,又匆匆离去呢?
同学的一句话,惊醒了我,她说:“我们三十年不见了,现在已经五十岁了,再不见面,我们真的老了。”人生还有五十年吗?
从今年开始,我会尽最大努力,联系一切能联系上的校友同学,只想真诚地问候一句:“同学,你在他乡还好吗?”
(商城业户 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