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期间,我和儿子自顾自地闷头吃饭,吃到一半我脸上已有汗珠渗出:“宝贝,给妈妈拿一张餐巾纸。”儿子慢吞吞地抽出一张递给我,然后不急不缓地说:“今天老师奖励了默写全对的五个同学每人一个笔袋。”我边擦汗边问:“有你吗?”对于平时表现欠佳的他,我并不抱有希望。“有。”听见这声回答,我猛地抬头看着儿子:“真的吗?你好棒啊!”顺势把菜夹到他碗里,可他闷闷不乐的样子让我很纳闷。“那你怎么还不高兴呢?”这一问彻底打开了儿子的话匣子:“老师把笔袋放讲桌上让我们自己挑,我是最后一个上去的,他们把好看的颜色都挑走了,只剩一个灰色的,而且他们的上面都有奥特曼图案,我这个没有,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哦,原来如此。”“我拿给你看看。”儿子放下筷子,跑进卧室,片刻又跑了回来,把笔袋放在我面前:“妈妈你看,是不是不好看。”“哦,还行吧,这个颜色有个好处就是比较耐脏。”我如实说道。不过相比孩子眼里的五彩斑斓,灰色确实显得有点暗淡。“他们真自私,把好看的都挑走了,剩一个不好看的留给我……”儿子说到这里生气地鼓起了腮帮。我不自觉地放慢了咀嚼速度,边吃边想着怎么和儿子说。
“那妈妈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嗯。”儿子无精打采地点点头。“假如让你先挑选,你会挑选自己喜欢的还是你不喜欢的呢?”“肯定是自己喜欢的啊。”儿子回答道。“那你再想想,如果你们把好看的颜色都挑走了,把最后一个不好看的留给别人,别人会不会也不高兴呢?”儿子思考了一会儿:“哦,也许会吧,就像现在的我一样。”“嗯,没错,所以按常理来说,无论让谁先挑选肯定都会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谁拿到别人挑剩下不好看的那个肯定都会不高兴,所以既然我们也选择那样做的话,我们就没有资格去指责别人,宝贝你说对不对?”“嗯……对。”儿子虽然依旧有点不高兴,但似乎明白了什么。
之后我就在想,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同样的情况如果换成自己会怎么做呢?我们是把好的先占为己有还是留给别人?知易行难,真正能做到先人后己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有些事如果顺从我意就坦然接受,但不沾沾自喜,如果不如意也不要怨天尤人,心理不平衡,要尝试去换位思考。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中庸之道。
(高新店 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