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习惯性思维。我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方式容易使我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创新。
不得不说,日复一日从事重复性的工作,思维与做法上存在一定的“惯性”是难免的。确实很多时候,在处理问题上这种惯性的做事方法往往会事倍功半,但有时这种惯性也会制造困难、起到相反作用。当我们发现问题与错误,思维活动遇到障碍,难以再继续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的头脑中是否有某种定势思维在起束缚作用?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今年初,随着公司内部改革调整,公司董事长多次在会议上提出:改革只有始点没有终点,要坚持守正出新。刚刚结束第一期的亮点工作评选是公司首次开展的活动,各部门积极响应共提报了18项,这些都代表了工作的创新性、突破性,同时也反映了大家在观念上的变化、精神层面上的变化。诚然,动则灵、动则变;动,就是不能一成不变。要突破惯性思维,绽放创新活力,离不开团队凝聚力、部门战斗力、全员执行力,要努力打破思维定势,胆大心细,敢闯敢干,只有找对了方向,用对了劲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在这个变化莫测,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如果我们本身过于保守,思维僵化,遇到问题总想着遵循老一套的办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不仅会效率低下,更会让思维守旧和固化,无形中阻碍了创新思维,得不偿失。心理学中谈到“惯性思维”时有一个观点:“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所以我们应当时时自我反思是否陷入了“惯性思维”中,要时常提醒自己:1、相信你能行。抹掉头脑中的“不可能”,允许更多可能。相信自己,才会全力以赴。2、多问为什么。不断提问和找出答案的过程,就是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3、走出经验的局限。摆脱自身经历的束缚,反复问自己:是不是只能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及时反思自己、调整思路,不断破旧立新、走出所谓的“舒适区”,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在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的同时,让工作更出彩、让自己更出色。
要想绽放创新活力,必须要敢于突破“惯性思维”,如此,才有可能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ú莆癫?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