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公司董事长程亚利一行受邀参加 “全国纺织行业第三批‘中国纺织大工匠’命名推介暨2021年全国纺织行业创新型班组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举办,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会上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九位“中国纺织大工匠”进行了表彰,彰显了从政府到社会各阶层对工匠精神的倡导与崇尚。
疫情以来,各行各业形势不容乐观,经济下行的现状,市场倒逼企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压力逐渐凸显。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公司两大经营业态受到持续冲击,生存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但是商城、超市行业历史悠久,基础较为完善,抗压能力较强,且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刚需仍然存在。如果能抓住时机,进行经营与管理策略的变革,实现转型升级,就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如何在多方压力之下冲出重围转型成功,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
“工匠精神”三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从传统意义上单纯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对制造的精益求精,转变延伸到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每一个环节。对企业来说,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气神,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工匠精神是企业伫立的基石。一个企业要想站得住,必须有独特的经营方式,这是企业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企业的“铁饭碗”。很多人对优秀的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研究,说得头头是道,照搬到自己的企业时,却是照猫画虎、照本宣科,最终以失败为结局。究其原因,在于执行力不同,结果才会天差地别。工匠精神是对执行力最好的诠释,不仅是做好本职,更是在本职的基础上进行深耕细作,执着于细节,追求提供最优服务,将企业的决策与战略同岗位结合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形成适应企业自身的独有竞争力。
工匠精神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造血力量。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在这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互联网时代,所谓的创新多如牛毛。我们不缺创新,我们缺乏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实践检验的创新。如果没有工匠精神对本职工作的专注,如果没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想在创新之路上走得长远,无异于痴人说梦。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只有把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从量到质、从一时到持续、从旧动能到新动能的更迭转换。
工匠精神是企业对人本理念的践行。影响企业转型的因素,从来都不是“物”,而是“人”。企业倡导工匠精神,是对专心致志、兢兢业业的员工的肯定,有助于打造公司的中坚力量。从更深层次来看,是企业决策层对员工价值观的一种引导,是对公司“能干活、会干活、干好活、干绝活”理念的强力支撑,在全公司形成对工作心存敬畏、执着专一的风气。
弘扬工匠精神势在必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传承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有知识、有技能、会创新的新时代员工,争做公司蝶变升级的推动者,为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新征程贡献力量。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