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在企业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奉献者辛劳的足迹……
这儿黎明静悄悄
3月25日,一个平凡的日子。当大家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谁也没有留意到丰华公司财务部的灯还在亮着。信息小组的一帮人和蔡经理熬了一夜,他们脖子已经僵硬,眼睛有些发花,头也有些发晕……哦,天怎么亮了?早上6点,忙了整夜的他们匆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脸上挂满了疲惫,冒着丝丝凉风,出去吃了点饭,回来后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大约7点,同事们还没有来,他们就急匆匆地坐上公司的车,奔赴市内各个门店检查新软件运行情况。开车的是于国刚师傅,年逾半百的他为了随时为财务部服务,蜷缩在车上等了一夜,第二天已是面色发黄,写满疲惫。
这仅仅是软件更新工作开始以来,工作人员数个日夜忙碌的缩影,奔波,劳顿,加班,不管是信息小组还是财务部、超市各门店都成了家常便饭。从软件调研、培训到新旧软件切换,再到调试、扩容,超市采购部、收银处、验收处、办公室的相关员工那根弦一刻也没松下来,“马不停蹄连轴转”就是他们工作形象的概括。幸福店验收处丁静静放弃休班时间,为了赶工作赶时间,晚上加班到凌晨2:00;学院店验收处沈汝娟、李静既验货上货,又得培训学习,下班都不回家;财务部房倩、王晓艳、刘乃胜等晚上加班加点学习程序,核对资料......
调研是基础,信息小组及时向各门店、各部门征询意见,如人员管理、促销管理、柜组管理等细节,所涉及的部门都非常配合。公司办公室也大力支持软件改造工作,司机师傅徐朋等人放弃周日和晚上休息时间,时刻待命为信息小组服务。
企业驶上高速路
新软件更换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离不开专业分工与团队合作。信息小组的张晔、王建村、杨晓明、季杨峰做了明确分工:张晔负责与软件公司协调调度;杨晓明负责前台,电子称等外部设备的调试;王建村负责软件的验证、实施等;季杨丰负责资料的录入等工作。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们都连续加班20多天。由于人手不够,超市办公室及时从门店抽调骨干参与软件前期工作。员工们紧张有序、配合得力的高效工作得到了软件公司的赞许,他们的王经理说:“你们是好样的!”
新软件囊括了卖场管理、促销管理、财务筹划、会计核算、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综合管理等领域,具备强大功能与潜力。项目组的张晔介绍说,新软件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办公自动化、网上审批等,为公司各部门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降低了车辆与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总部分店系统功能,如购销合同、商品资料等不用重复建立,做到了资料口径的统一,方便了供应商网上查询数据;第三,可以对商品、供应商引入生命周期的管理,解决了采购部以前提出的各种问题,如自动补货、货架商品管理以及其他活动等;第四、为以后新开店打下了基础,只需选好商品资料下发,不用重新建立,节省了工作时效。此外,软件也是“预警机”,能为卖场提供异常数据、报表,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见,新软件的使用解决了知道不知道、高效不高效、精细不精细等转变做事方式的问题。各个环节的管控,有利于最大限度克服人为因素的负面影响,有利于进行无障碍快速交流,也有利于考核、核算到每一个可能的领域、每一个精细的环节。新软件的安装使用,使企业驶上了高速路和快车道。
科学发展无止境
软件是规则与流程的固化,在信息化社会,软件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此前,公司就购进广泛使用的系统软件,并引进专才开拓软件空间,基本满足了报表报税、供应商对账、日常管控、银行对账需要。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企业快速发展,原有的财务软件显得有些“吃力”了。
向科学技术要效益,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这是公司既定的战略。2012年,总经理程亚利先生在年度总结大会上郑重宣告今年的管理核心之一是促进信息化发展,吹响了向科学管理进军的号角。经过前后一个多月考察论证,最后确定软件合作单位。
执行经理蔡治德说:“目前,新软件刚刚进入调试阶段,遇到的问题将很多。随着公司发展,我们还会开发出更强更多的功能。”变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相信依靠新的技术与工具,依靠专业化的团队,我们的企业将乘风破浪快速前进。
(通讯员 张晔 王建村 记者 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