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植物园是从同事那里。
记得是一个初夏的清晨,同事相约到植物园弄一些散落的松针回来培育盆花,顺便去附近的田野拔一些时令野菜。那时候,园子才刚刚开始兴建,里面光秃秃的。只是门口的“植物园”三个字已经用大红色镌刻在一桩枯树上,鹤立于一棵松树下,很是醒目。
而今的植物园可谓是“苏州小园林”了。绿树、鲜花、小桥、流水,景色宜人。从各地引进的树种、花草应有尽有,俨然一个植物王国。它们来自四面八方,热带的、亚热带的,不同品种、不同习性,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四月看芍药,五月观牡丹,它们的花期时令性很强,大约五月中旬牡丹就会凋谢了,如果赶不上看,那就只好等到来年了。芍药质朴,牡丹富贵。红的娇艳,白的纯洁。当你看到它们时,你一样会心花怒放。
紧挨着牡丹园有一长亭。长亭外面有八棵月季树,乃稀有品种,听说要八千元一株,是从山西运来的。夏天花期到来,大朵大朵各色的月季簇拥着,怒放着,娇艳欲滴,老远就能闻到阵阵诱人的花香,惹得人们驻足观赏。但也只有到了晚上,抛去了白天的浮躁,沉下心来,你才更能领略到它的沁人心脾。
远处的凉亭下面,伴着阵阵悠扬的二胡声和鼓琴声,雅韵的京腔不时送入耳中。这是票友自发组成的戏班子,他们自带行头,吹拉弹唱样样能行,精气神丝毫不逊于专业演员,自得其乐的同时也赢得了现场粉丝们的叫好。
夏夜的荷塘蛙声一片,龙桑树下的草丛里小虫低鸣,合奏出一曲曲和谐的交响乐。偶尔,你会在那幽静的小路上突遇一只负重蜗牛,正锲而不舍一步一步地往前爬。如果你有足够的细心和善良,就会弯腰把它捡起来,放回到草丛里去,免得不小心被人踩了。
最爱的还是竹园。茂盛的竹子汇集成片,探头探脑地从两边的篱笆墙内窜出来,压得很低,搭成了“竹棚”。走进竹园,凉气扑面而来。竹枝在微风吹拂下颤颤地抖动,竹叶发出唰唰的响声。如果是在雨后,竹园深处空濛一片,更具诗情画意。
秋天来临时,沙果熟了,像一个个羞红了脸的孩子,顽皮地眨着眼睛。不知什么时候,柿子树悄悄地结出了果实,绿绿的与树叶混在一起,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们。哪一天,当你不经意间抬头望去,柿子已经红红地挂满了枝头,煞是惹人喜爱。对了,还有那边的山楂果,红红的,一簇一簇诉说着丰收的消息。
若是晚上来到,古典音乐《琵琶语》陪伴着你,夜色中的植物园也更加迷人。它少了白天的蝉鸣,多了秋虫的呢哝,少了白昼的喧嚣,多了秋夜的幽静。
哪天你也随我到最美的植物园去看看吧?
(物业部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