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来了
婶子老了,身体越来越差,父亲去年先她而去,剩下孤单的婶子一人在老家。我们不放心,让她到城里跟我们住,她却坚持不肯给我们添麻烦,哥哥们动员了好久,才把她搬到县城住了一冬。今冬我和先生提前动员,好不容易才把她接到了我们家。女儿早就嚷嚷着,要让姥姥常住沙家浜,可想留住她也得动一番心思。
婶子,其实就是俺娘,亲娘,真的。我爷爷和大爷爷兄弟两个只有我父亲一个男丁。母亲嫁到我家后,思想极封建的奶奶为图人丁兴旺,就让我们管母亲叫婶子。不知是真管用还是咋的,我婶子就接连生下了我们兄妹五个,要不是婶子主动到县城做绝育手术,说不定还要给我们多生几个弟弟妹妹,为此,婶子吃够了奶奶的埋怨。婶子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她不仅为我们老潘家添丁加口,更是辛勤劳作,节衣缩食地供我们兄妹五人上学念书,使我们先后跳出农家门。虽然在乡亲们面前她脸上有光,但为此付出的辛苦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让婶子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婶子来了以后,先生为表孝心,极力鼓动我给婶子多吃鱼、肉。我觉得鱼、肉虽好,但吃太多对老年人不利。针对老年人普遍容易便秘的特点,我从饮食上注意调剂,粗细搭配,并增加了香蕉、橘子、苹果等水果,尽量叫她住得舒心。
我们上班后,婶子一人在家寂寞难耐,就给我们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发时间,这两天自告奋勇承担起晚饭熬粥的任务。头几天粥熬好了,先生连续几天临时有饭局没回来吃,稀饭剩得多,这几天她怕熬多了又剩下,就减了量,可先生又回来吃了,饭又不够了,很无奈。我想不让她熬饭了,可先生一怕伤了老人的心,二来也是给老人打发时间的方法,坚持不要我制止。没办法,我只好回家后看情况,人多粥少时,我再偷偷加点水继续熬,婶子却认为是她的功劳,做饭越来越有数了,很自得。
来了一周,婶子自己在家坐在阳台上当“侦察兵”,她把我家对面的楼房有几层、有几家亮灯,住没住上人,有个大高个子男士天天有司机来接等都摸排得很细,晚上我们回家后就跟我们唠叨,引得我一阵心酸。星期天,我买了肉馅包水饺,想多陪陪婶子,可包水饺时她要跟我们一起动手,我又怕累着她,让她在一边看,她就讪讪地不好意思说:“我只给你们团弄剂子,行吧?”好像我们嫌弃她不能干活了,不中用了。其实婶子自年轻针线饭食在我们村都是一等一的,没的说。现在不用她了,她会有很大的失落感,我只好遵从她的意思,让她参与其中,她立即就高兴地与我们有说有笑。看来孝敬老人还有很多学问,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党办 潘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