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精神与专业技能
2013年,公司定位为“专业化的落实年”。在7月18日公司经营调研会上,程亚利总经理提出“工作中既要有精神又要讲技能”,对下半年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曾经为专业化这样定义:“他们不单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业”。
专业精神,是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具有专业精神的人,能长时间高标准地努力工作,遇到困难不退缩,敢于承担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通俗地说,就是“我会做好这份工作”的执着。专业精神包括:
1、爱岗敬业精神。对于自己的岗位有使命感,热爱从事的工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担任什么职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要对工作精益求精,自我要求达到极致。只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赞赏。
2、敢于挑战、勇于承担精神。一个员工如果只选择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只会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步,那么职场路会越走越窄。工作随时充满变数,并不是每一项工作都和你的能力完全匹配。当遇到困难时,不逃避、不放弃,能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想方设法自己解决困难,做一个主动排除困难的高效执行者。敢于负责,善于负责,这样的员工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困难,也能为自己创造发展机遇。
3、主动工作,甘于奉献精神。能否主动做好工作,是每一名员工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公司是员工学习、成长的平台,是员工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舞台,员工在为公司打工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不仅能干,而且主动多干,珍惜每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不只看重薪资报酬,更看重在工作中得到成长。
专业技能,指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对某一具体业务规范的驾驭和把握的技巧与能力。
1、理论性学习。通过网络、视频、外出培训等多种学习途径,更新知识,开阔眼界,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科学思维,从而找到科学的方法途径来应用于工作。
2、实践性学习。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业务处理能力、技术技能等方面,是在实践中锻炼提升的。所以,要能干、多干,在做的同时善于捕捉问题,考虑有没有更好、更快、更节省的办法,并多向同事、师傅学习请教,不断进行总结、反思,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寻找更好的途径。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实践的过程。
3、创新性学习。在理论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对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整合应用。“不只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根据实际对工作进行改进、突破,找到工作捷径,使效率提高,从而促进自己的技能创新。
专业精神与专业技能是专业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一个具备专业化素养的人不单有洞察力,能对未来趋势作出判断,同时有能力将构思变成行动,把握时机,用最快的速度达到目标。面对已过去半年的工作,每个人请扪心自问:“我做到专业化了吗?” (总经理办公室 田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