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时间观
记得上学那会儿,每天早上都是伴随着妈妈呐喊式的起床铃声惊醒的。她的呐喊最有特色的是她喊的时间永远都比钟表上的时间快半个小时。小学的时候丝毫没有怀疑时间的准确性,总是在害怕迟到的紧张氛围里完成洗漱、吃饭、出门的流程,对妈妈来说肯定是省时又省力。所以五年的小学时光里,我总是班里去得最早的那一个,也是老师眼里最勤快的好学生,这些都得归功于妈妈。到了初中我就精明多了,也识破了妈妈的“诡计”,就出现了早上拉锯战式的起床模式,她照旧报她快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就可以在她报的时间的基础上减去半个小时再睡会。当然懒半个小时也不是这么容易睡好,伴随着的还有妈妈的叨叨声,“越大越不听话了,小时候一叫就起了,现在叫不叫不动弹……”有时候气恼了,我就会吼一声:“妈,我已经认识时间了!”
到了高中大学的时候,因为离家远都是住校的,也就听不见妈妈的起床声。记得刚住校的时候特别不习惯,虽然说有手机闹铃,但隐隐约约总觉得能听到妈妈要来叫我起床的声音,直到现在都觉得被手机叫醒还是不舒服的,可惜的是都回不去那段现在想起来无比幸福的时光了。
现在工作了,每当回去过周末的时候,早上还是能听到妈妈呐喊式起床铃声,依旧是快半个小时,当然现在的目的不是去上学,而是要陪她聊天或者出去转转。不过现在听到的心情是幸福的,只有在家里才能听到这么温馨的叨叨声。不过每次当我周天下午要回单位的时候她又会慢半个小时,每次下午三点半我要走了,她总会说这才三点不急不急。这也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听到她报时间报慢了。我怎么会不懂她的意思呢。
当我们慢慢长大了,自己的世界就会丰富起来,除了上班,我们还有好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们想节假日出去旅行,想闲暇的时候参加聚会等等,总之分给家人的时间就会很少。这本就是个很矛盾的事情,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时刻带着这份挂念,并且带着快乐常常回去听听那份幸福的叨叨声。
(财务部 袁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