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执行
一个年轻的经理人去请教一位老者有关团队管理的方法。老者说:“先来听个故事吧,有十个孩子,放学后沿着火车轨道玩耍。边笑边闹着,走到了一个分叉路口,两个轨道驶向不同的地方。孩子们打起赌来,九个孩子站到了其中一边的轨道上,猜火车会沿着另外一边的轨道驶过,只有一个孩子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上,并坚信自己是对的?!?
老者眼中的笑意渐浓:“如要火车按时到站,就必须走九个孩子站立的那个轨道。当然,如果你是司机,也可以视情况调整路线,那么,你要如何选择?”年轻的经理人似乎着了急:“如果这样,当然是要调整路线了,毕竟另一边只有一个人呀?!崩险咧敝鄙碜又匦伦?,说:“你原本要走的路,就好比是你制定的规则或制度,那些拦住你前行的孩子就好比是你的员工,而且是你的大部分员工。你会因为一边是很多人,而放弃另一边做出正确决定的小部分人的生命吗?无论怎样都要记住,决定是他们自己做的,所以后果也必须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法不责众’这个问题,是你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在日常的管理当中,就经?;嵊龅缴厦嬲飧雠芑鸪档奈侍?。制度是早已制定好的,一个人撞上,罚;两个三个人撞上,罚;但如果是一堆人撞上呢?是法不责众,还是一究到底?如果仅仅是因为人多势众而使制度的违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话,那制度的建立不仅形同虚设,而且还大大弱化了站在轨道另一边的少部分人对于企业的认同感。
另外一方面,造成企业大部分员工不计后果顶风而上的原因,也是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好好思虑的事情。是制度制定初期考虑得并不周全,还是在执行期间发生了偏移或是断层?
曾经有一个富二代,毕业后去了自己父亲开办的一家公司上班。公司规定在上班时间所有员工是必须穿白色衬衫的,有一次他却正经八百地穿着一件绿色格子衫,并自豪地说,我如果跟他们穿得一样了,怎么能显示出我是公司的一个股东呢……
正如上面的情形,制度是有的,但究竟是给谁来制定的?是领导有豁免权还是本就是为员工量身而裁?众人来犯,是只有领导能独扛大旗,而众人却无法承受之重,还是领导早就已经置身事外,而众人则承受其中?
制度的制定,本身就是为了企业的平稳发展,员工的有序前行,作为企业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自觉地遵守与执行。员工所谓的归属感,有时候就是企业所带来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的处理与解决的平等,以及制度对每一个企业人――就像法律对于每一个公民的平等一样。相信有了这样一个平等的前提,所有的解决办法便都有了标杆。
(采购部 冯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