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标准 付诸新行动
10月23日上午,公司召开第三季度“说与做,比比看”交流会,会上程亚利总经理在点评各部门第三季度工作时提出“五前三后”的新要求。“五前”,即日常工作想在前,创新工作干在前,危急时刻冲在前,混乱局面站在前,出现责任担在前;“三后”,即有了成绩站在后,分享利益落在后,特殊环境敢断后。
新要求就是新标准。虽然大家都在干工作,但是何种行为是“干得好”,何种行为是“干得差”,何种行为是“干得一般”,其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呢?“五前三后”新标准让我们扪心自问:日常工作是否规范有序?创新工作是否卓有成效?危急时刻是否挺身而出?面对利益是否揽功推过?除了公司制度的日常考核外,“五前三后”作为对员工更高层面上的要求,不仅能有效消除一些员工制度层面上得过且过、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等消极思想,而且能消除他们职业道德层面上“天塌了有别人顶着”、“分享成果我先来”等自私自利的态度。
新标准也是企业的“新德行”。“五前三后”就是要求企业员工要有“德”,这个“德”包含能创新、有责任、敢担当、高姿态等优秀品质和职业道德,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要求,也是员工对企业、对他人的一种奉献;既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也体现在公司面临紧急状况时员工挺身而出的那一刻。
因此,“五前三后”的核心说到底就是要敢担当,重责任。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人的价值在于能担当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分内的事情尽职尽责,困难的事情迎难而上,面临突发性事件挺身而出,出现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切不可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道走;切不可拈轻怕重,畏缩不前;切不可一事当前,先考虑个人得失,名利萦于心,私利计于前。困难面前、危难关头、紧要关口,往往是检验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
在公司目前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中,每一个人都要时刻牢记“五前三后”这一新标准,并把它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变成我们的“新道德经”。“五前三后”既是企业负责人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企业中层的迫切要求,每一个部门负责人,都要以“五前三后”为准则,做到责任到位,工作落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当好班长,做出表率。只要人人都能做到“五前三后”,就能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提升,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共同打造“百年丰华”。
(实习生 王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