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超市商品结构优化
商品结构优化是超市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超市只有根据自身情况优化商品结构,才能为超市带来不错的业绩。超市商品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就像电脑系统优化一样,优化好了,就能快速运行。超市商品结构优化是在商品品种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对以下各指标评估,再进行筛选:
1、商品销售排行榜:从销售系统整理出每天,每周,每月的商品销售排行榜。从中可以看出每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调查其商品滞销的原因,如果无法改变其滞销情况,应做撤柜处理。
2、商品贡献率:单从商品排行榜来挑选商品是不够的,还应看商品的贡献率。销售额高,周转率快的商品,不一定毛利高,而周转率低的商品未必就是利润低。没有毛利的商品销售额再高,这样的销售又有什么用。毕竟门店是要生存的,没有利润的商品短期内可以存在,但是不应长期占据货架。看商品贡献率的目的在于找出门店的商品贡献率高的商品,并使之销售得更好。
3、损耗排行榜:这一指标是不容忽视的。它将直接影响商品的贡献毛利。例如:日配商品的毛利虽然较高,但是由于其风险大,损耗多,可能会是赚得不够赔的。对于损耗大的商品一般是少订货,同时应由供货商承担一定的合理损耗,另外有些商品的损耗是因商品的外包装问题,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让供应商予以处理。
4、周转率:商品的周转率也是优化商品结构的指标之一,谁都不希望某种商品积压流动资金,所以周转率低的商品不能滞压太多。
5、新品的更新率:门店周期性地增加商品品种,补充超市新鲜血液,以稳定顾客群体。商品的更新率一般应控制在10%以下。另外,新品的更新率也是考核采购人员的一项指标。需要引入的新品应符合门店的商品定位,不应超出其固有的价格带,对于价格高而无销量的商品应适当地予以淘汰。
6、商品的陈列:在优化商品结构的同时,也应该优化门店的商品陈列。例如:对于门店的主力商品和高毛利商品的陈列面的考虑,适当地调整无效的商品陈列面。对于同一类的商品的价格带的陈列和摆放也是调整的对象之一。
7、其他:随着一些特殊的节日的到来,也应对门店的商品进行补充和调整。例如:正月十五和冬至,就应对汤圆和饺子的商品品种的配比及陈列上进行调整,以提升门店的销售。
优化超市的商品结构,有助于提高超市的总体销售额。它是一项长期的管理工作,应当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及时的变动,这样才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安全督查服务室 盖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