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和培育价值提供者
2017-11-14
点击次
价值是为社会所接受的有效劳动,企业只有创造价值才有存在价值。企业价值提供源包括特长员工、特色项目和客户需求信息,这是企业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竞争同质化和产能严重过剩的时代,无效劳动俯拾皆是,例如:没有计划的冲动型购买和投资(不会有有效回报),保质期内卖不出去的产品,管理不善导致的物资损耗,不科学的人员配置,等等。这是企业负重前行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一堵堵墙,阻碍着企业更好地发展??朔钪窒窒螅故且悠笠档摹叭恕比胧?。人是生产力决定因素,吸纳和培育价值提供者最主要的就是吸纳和培育特长员工。
随着“互联网+”将深入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企业由分设部门完成专门工作逐步向全员创业过度――不论在哪个部门,谁最快最多掌握某方面的资源和信息,谁就将成为这方面的领军人物,而之前习以为常和固有的职位不再是企业用人和绩效考核的唯一因素――经济形势、竞争环境和社会生活都已发生严重变化,而既有的人员结构和经营思路远远不适应形势的难以估量的改变,所以,吸纳和培育特长员工也变得尤为迫切??梢哉庋?,哪个企业最重视这项工作并迅速投入资源,哪个企业将基业长青;否则,将在新一轮市场大潮中节节败退。
特长员工是指具备社会资源、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员工。个性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是时代精神写照,形势发展得越快,就越要提升吸纳速度。在吸纳和培育这两个工作中,重点应该在吸纳,吸纳的效率远远高于培育的效率。在未来的若干时间中,裁员现象将异常普遍,人才流动将持续提速,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主动选择或有生存机会,被动跟进只能缴械投降。只要企业少些“套路”,多些规则,吸纳更多更好的员工不是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告别“企业+员工”的生存模式,走向“平台+个人”的发展模式,鼓励个性、奖励能力、鼓励创新,以能力论英雄,以业绩论英雄,不以个人好恶论英雄。同时应立足市场和未来,革除那些形同鸡肋的低效无效业务,依靠个性化的劳动催生高效新业务,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质的突破不是没有希望。
这是对企业自有员工(在企业劳动关系档案中)而言。但瞩目未来发展前景,我们还应认识到吸纳特长员工将不受企业藩篱的束缚,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助推企业进步,这是劳动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个员工也是打了引号的“员工”――他们不必在企业劳动档案中,但他们为企业所用。其实,平心而论企业好多工作将完全可以委托给其他专业公司来做,他们将更专业更高效;企业(雇主)只是付出一定佣金,这样企业用人和其他管理成本不仅有所降低,企业还会迎来充分社会化而打开更大的视野和空间。更进一步预测,企业几乎所有不是核心经营工作的工作都可以委托社会上更专业的企业的“员工”完成,如此,企业将变成一个单纯的业务运营主体。当以诚信和自由流通为主要标志的市场经济体系真正建立起来,这样的企业转型将变为可能。这是更高意义上的吸纳,也是比较彻底的资源跨界整合。
当然,这不是说培育特长员工不重要。如果说吸纳是革新,那么培育就是传承。只是在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革新显得更紧迫,企业太需要那种眼界开阔、意志坚定、冲锋涉险、堪为表率的员工了!传承是企业气脉的传递,需要完善的机制和标准化的操作,其中“师承”尤为重要;企业必须建立这样高效和负责的师承机制,只有如此,企业那些好的基因才能薪火相传。 (安全督查服务室 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