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朗读者”这一栏目,让我重新拾起来巴金的《做一个战士》。李宁朗读这篇文章献给陪伴他一起成长的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曾经的民族英雄,面对危机,勇敢担当。巴金用“做一个战士”的话激励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而我们却是在朝气蓬勃的年纪“阅读理解”了这篇文章,又在彷徨迷茫的年纪“选择性失忆”了这篇文章。
十七八岁的我们,阳光最是热烈,天空最是湛蓝,所有的文章读出来的都是革命的情怀、先辈的不屈、祖国的美好以及对自己未来一腔热血的安放,没有迷茫,只有憧憬和希望。踏入社会的我们,面临着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考题,面对生活和职场,不简单而且很复杂。还记得那次去烈士陵园扫墓,我竟然被小学生的献词震撼到,这种熟悉又陌生的仪式感让我意识到很多被我遗忘的情感。巍然屹立的墓碑下,那铮铮铁骨的先烈们告诉我,这些都曾真实地发生过。当我们在生活面前斤斤计较的时候,在工作面前患得患失的时候,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失去勇气的时候,我们竟然忘了,现在的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而我们却陷在眼前的迷雾里,找不到我们成为战士的初心。
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怎么对付生活?巴金告诉我们“做一个战士”,像荒漠里的那一棵胡杨,像暴风雨中的那只海燕,像面对困难而顽强的海伦?凯勒,从不畏缩,不知绝望,做生活中自己的战士! (财务科 袁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