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年。半年来,公司各部门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抓管理、抓经营,公司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从半年度精细化交流情况来看,不管是连锁超市的“四精六细”工作法,还是公司财务部创新赠品管理、实施网上对账,既是对工作流程的改进,也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浪费。但归根结底,精细化管理更需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员工。
员工是一切制度、流程的执行者,企业中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产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员工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工作的质量。一个忠诚敬业、有高度责任感、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团队,才能保障制度、流程执行到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取胜。
企业的创新,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员工。杰出员工的付出,是企业良性发展、工作持续改善的不竭源泉。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企业的生存环境,改变着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为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创新往往出自扎根一线的员工。青岛港桥吊队成为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的优秀团队,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工作效率,正是有许振超等一批敢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取的员工。
精细化管理还要与员工的教育相结合,使企业文化统辖员工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制度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对员工行为规范的强制措施,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是硬性的调节;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强调的是员工的心理认同。当一个人在思想上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去工作的时候,他才能形成内在约束,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的作用下,才能最终保证企业制度的有效实行。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只有造就一批精益求精的员工队伍,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总经理办公室 田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