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有两位嫂子,为人和善厚道,多年交往下来,虽无血缘关系,却慢慢产生了亲情。
儿子初一结束那年,准备转学至一所新的学校,该校离家和我单位都较远,中午时间很紧张,孩子如果回家吃饭根本没时间,如果就近租房,我跟老公也没时间照顾,很是为难。老公的二哥得知实情,几次打电话过来,让孩子中午到他家吃饭,我们夫妻都谢绝了好意,因为距离初中毕业还有长达两年的时间,虽然二嫂已退休在家,但天天照顾孩子吃饭毕竟添太多麻烦。见我们婉拒,二哥二嫂亲自登门,极力要求,我们实在拗不过,只好答应。二嫂几次打电话了解孩子的口味,变着法儿给他改善生活,有时见他没胃口,就买给他吃。二哥的女儿那时已参加工作,有空时也经常下厨做几样拿手小菜,撑得儿子回家都不怎么吃晚饭。有次二嫂的母亲病了,为了不耽误中午给孩子做饭,连续几天都早早骑自行车去看二十里外的母亲,中午前再匆匆返回家给孩子做饭。就这样风雨无阻地给儿子做了整整两年的午饭。
公婆年纪大了,为便于照顾,大哥大嫂与他们住在一起。几年后,大哥、公公先后去世,大嫂与我母亲同龄,当时已六十多岁了,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婆婆身体不好,走路必须有人搀扶,晚上大嫂总是和衣与婆婆同床而睡,为便于照顾,有时一晚要起床两三次陪婆婆上厕所,但我从没听她抱怨过。婆婆临终前三个月已不能自理,吃饭需人喂,大小便都在床上,婆婆身子重,必须两人同时用力才能助其大小便。大嫂全天靠上,不离左右,两位大姑姐轮流过去值班。我跟老公提出晚上替换,让她们休息一下,她们怕影响我们的工作,一再坚持不让我们照顾。我只是偶尔给婆婆洗一下换下的衣服。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婆婆去世几年了,大嫂有时谈起婆婆还会落泪,她说自从大哥、公公过世后,她跟婆婆之间已相依为命,感觉像娘俩一样。
这就是我的两位妯娌,从不多言,但替我们分担的,不是用言语能表达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谢谢两位嫂子!
(商城经营部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