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幼儿园最近实行新的接送方式,只要到放学时间,不论家长有没有来,所有的孩子都必须排着队出来,一个班一个班地往外走,由孩子自己打卡。当老师叫到孩子的名字时,如果家长没有来接,孩子就要返回去,集中到一个教室等候。
有时候我接得比较晚,所以准时来接一次就显得格外奢侈。每次放学我总会看到儿子那期盼的小眼神儿,他从队伍中探出头来,表情凝重地张望一番,当他看见了我,喜出望外,高兴地咧开了嘴,朝着我招招手,有时还会兴高采烈地向旁边的同学说,看那个穿红色衣服的是我妈妈??吹剿断驳难?,所以现在我尽量都会早来,不忍心让他失望。而当我看到老师叫到孩子的名字而家长却没有来时,孩子的表情难免有点失落,无奈地转身往回走。每每看到这一幕都会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心酸。每一个孩子都希望爸爸妈妈准时来接他们,每一个家长都不想看到孩子那失意的表情。
这个幼儿园以前的接送方式并不是这样的。以前是家长打卡,如果家长来了,老师会把孩子从楼上送下来,其余的孩子还待在教室里,所以大部分的家长都抱着无所谓来早一点晚一点的态度,都是陆陆续续地来接。因此,幼儿园门口只有零零散散的家长在等待。孩子现在正是心理建设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园考虑到这一点,同时也考虑到老师一趟一趟地跑上跑下,无意间也增加了不少工作量,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园已向家长强调了多次,但效果不明显,因此才想到了此办法。实行新的接送方式,家长必然会很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幼儿园正是抓住了人心理最柔弱的部分,利用家长对孩子的怜悯之心,这样大部分家长自然会准时来接,才会有现在一到放学时间就有大批家长在学校门口等待的场景。无疑这也是一种策略。
只要肯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工作中也是一样,抓住问题的核心,换一种思维方式,转变一下思路,凡事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困难?! ?nbsp;
?。ǜ咝碌?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