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先圣贤者,他们开创出一个个流派,播撒出文明的种子,给后世以无尽的启迪。《西游记》作为后世最为经典文学巨作及传说,在现代的各大影视及文学题材中被广泛引用及改编,可谓是家喻户晓。虽说《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但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作者吴承恩对人性的评判。
无欲亦无求 红尘不染赤子心
唐僧这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没有的,可以解读为作者理想化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人只要在世间走过,那心也不再可能如孩童般纯洁,社会作为一个大染缸,人在生活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侵染,就如荀子所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而故事中的唐僧却能一直保持纯真之心,处于一种圣人模式,唐僧是作者一种理想化人格的呈现。
善恶心中存 正气天地间
孙悟空可以说是故事中一种实干派的化身,这种人只认定自己心中的正与恶,他们往往是行动多于言语,可以说他们是莽夫,也可以说他们固执。从孙悟空人物来看,虽然这个人物的塑造开始沾染了一丝人气,但像孙悟空这样的人在生活也不算常见。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在经历过教育和社会洗礼之后,像孙悟空这种低情商的人是很少存在的,孙悟空是作者正义执行的人格化身。
浑浑噩噩似己身 心间玲珑有七窍
猪八戒可以说是整部故事中最具有烟火气息的人物,也是最为真实的故事人物,说他是猪,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偷懒好色,遇事会慌张,活得最真实。八戒在佛教中是真实存在的,此八戒非彼八戒,八戒是指“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而吴承恩笔下的八戒是大部分人人生中的一部分,八戒虽名为八戒,性情却在八戒之中,他是作者笔下人性的化身。
平平凡凡却真切 忙忙碌碌终一生
沙僧可以说是全文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人,他不像是孙悟空那般桀骜,也不像猪八戒那般心思玲珑,亦不像唐僧那般贤圣。他代表的是大部分普通人,没有所谓的天才光环,也没有处处逢迎的情商手段。他在大众面前展现的形象便是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人物形象,他所代表的是广大的基层民众,是全文中除却猪八戒最像人的人物形象,亦是作者笔下平凡人的化身。
《西游记》作为一部文学著作,有着深厚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的价值不仅仅在文学上,更体现在不同人眼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价值。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西游亦是如此,不同读法亦有不同的感受,以物喻人,以人言人,不也是一种对人性的剖析和解读吗?
(民生店 杨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