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接上级指示,11月3日,六年级全体学生于13:30开始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我的儿子就是其中一员。
在疫苗接种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全家总动员做起了家里老人的思想工作。早在学校刚下通知那会儿,老人就不愿意给孩子打疫苗。她的想法是:孩子又不出远门,有什么传染的,打疫苗万一有什么不良反应可怎么办啊!好在,孩子自己本身也很支持打疫苗,到底是少数服从多数,胳膊拧不过大腿,老人也无话可说。于是,儿子开开心心地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又美美地去洗了个澡,早早地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下午,我带着儿子早早来到了医院接种点,医院的院子里是人山人海,在各班级老师的指引下,孩子和家长们各站一排,有序地排起了队。经历了40多分钟的排队等候,终于轮到我们了。首先,需要医生的问诊,医生询问了身体状况,没问题可以接种,就可以签字接种疫苗了。接下来就是打针了,突然,我心里紧张了起来,要知道我儿子小时候可是哭着闹着都不打针的主儿。轮到儿子了,他坐下来二话没说,直接把衣服脱掉了一个袖子,等着护士阿姨打针。直到打完针,也没有发生我脑海中他小时候的那一幕,看来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儿子真的是长大了。打完针,按照规定观察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
回到家后,我不断地提醒儿子,医生的各种叮嘱。没想到,却把儿子直接听得不耐烦了,说:“妈妈,老师已经说了N遍了,我都记下了,把你的心放肚子里吧。”听到这儿,我内心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时候觉得自己真该放手了,孩子都这么大了;但是每次想放手的时候又有一万个不放心。我想,或许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家长学会慢慢放手的过程吧。
(幸福店 武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