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企业的组织架构来讲,中层管理者处于企业的中间位置,既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员工完成目标任务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是连接基层与高层之间的桥梁纽带,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层管理者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优质高效的中层管理者,应具备如下三项核心能力:
一、目标管理能力。目标管理是中层管理者的基本管理技能,核心是将日常管理活动与目标结合起来,通过目标的达成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实现目标管理,需分两步:一是制定目标。不管是经营部门还是管理部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个组织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目标,组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目标的制定,不是个人意愿的想当然,而是要与公司战略部署相一致,围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来定。二是实现目标。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自上而下将目标分解,并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对出现的偏差予以及时调整,最终达成目标。目标管理能力是关系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团队管理能力。团队管理,首要一项是知人善用,能够做好分工授权,根据员工个人能力进行不同的分工授权,让每个员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其次,要做好人才培养,为企业选好人、育好人。对于有能力、有意愿的员工,要给他们提供更大的机会,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空间。物质激励是短期的,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有价值的长期回报。作为团队的负责人,要为员工的绩效负责,更要为员工的成长负责。再次,要树立团队价值观。将团队价值观融合在日常管理中,作为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标准和方向,从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资源管理能力。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管理能力比其他能力更为重要。手中掌握着一定资源的中层管理者,要具备资源整合的思维意识,通过对企业优势资源的组织和协调,获取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对资源的可控性不足,管理工作存在重叠交叉,资源准备不充分,个人能力不能完全发挥等问题,会严重影响企业绩效。优势资源整合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以上三项能力是中层管理者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也是核心能力。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首先在思想上要有这种思维意识,认清自己在工作中的职责和定位,在行动上更要观照践行,时时以三项核心能力为在岗检验标准,确保做到岗责匹配,履职尽责。
(管理板块 田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