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22岁的女孩在网上火了。董明珠在一场活动中向媒体介绍她:“我希望她能在我身边,我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这个赞誉,实在是太难得。她究竟是谁?凭什么能在22岁的年纪,就受此殊荣呢?
带着一份好奇,我看了孟羽童跟董明珠结识的综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节目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孟羽童对负责的一个项目提出了方案,但同伴对这个方案有些不赞同,并提出了异议。面对质疑,孟羽童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表示:“可是我是负责人。”并紧接着说了一句:“给我时间,我能搞定。”从这简短的两句话,就能看出她遇事坚定果断,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轻易受外界影响;能对结果负责,在遇到质疑时,能安抚身边人,让身边人信任她。第二件事,是孟羽童在节目里准备方案。第一次考核中,她的排名倒数第一,而且她的营销方案一次又一次地被董明珠否定。有一些玻璃心的人可能会胡思乱想,失落消沉,但是,孟羽童并没有这样,而是马上调整心态,专注于自己的方案,并仔细分析董明珠的点评。最后,她顶着巨大的压力,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方案,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正是这一次的表现,让董明珠对她刮目相看。不久后孟羽童入职格力,成了董明珠麾下的一员干将。
从这两件事我总结出职场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内心,专业技能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积累,而强大的内心则是支撑我们不断进步的内核。所谓“强大”,不是霸道独裁,也不是蛮横专行,而是你的内心目标十分明确,并且坚定地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做好,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都可以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计划去朝着目标努力,不盲从、不焦躁,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向前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
如何才能在职场中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呢?首先,应该明确公司是一个因效益而存在的集体,不是家庭,不是朋友圈,也不是社区。公司的一切行为都是指向效益,领导的评价也是基于提高公司效益,作为职场人,要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在工作中遭遇批评或是不同意见时,理智客观对待。工作中需要向上管理,要目标、要评价,而无需过多在意身边人的评价,把太多的时间放在精神内耗上面。不然往往会变得束手束脚,更加无法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面对批评和指责,不妨延迟体会,迟钝一点,把注意力转移到负责的事情本身而不是外界的东西,这样你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并且在一次次磨砺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财务部 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