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不安,百财难落”。很多人也明白:当被外界的压、工作的苦、生活的难折腾得疲惫不堪时,家,可能就是这世上最后的港湾。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却忘记了这些古话俗语,在柴米油盐的日子里,没有包容体谅,没有相互欣赏,只有琐碎的争吵、无尽的抱怨、甚至偶发的角斗,把生活过成了一地鸡毛。
孔子曰:色难。是说一个人长期保持和颜悦色很难。生活中,最难的不是包容有距离感的外人,而是对近在咫尺的家人和颜悦色。
我记得有一个小故事:两对夫妻相约在羽毛球馆打球,夫妻各组成一队,混合双打。几局下来,没法继续,因为两队夫妻都陷入了争吵。他们在打球时,但凡谁有失误,都会招致埋怨;输了球,无一例外会指责伴侣。旁边的人看不下去,建议他们互换搭档再打一局。谁曾想,换了搭档后,竟都客客气气地打球,没了指责和抱怨,开开心心玩到了球馆关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作家亦舒的一句话可能会道破天机:“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深刻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总对外人毕恭毕敬,对家人却蛮横无理呢?细想起来,我们是如此愚蠢!把耐心与善良都给了别人,却把暴虐和争吵留给了家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之心,但往往因为言行的不自律,就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善向恶的转换。日常生活中,看见流浪的老人,可能会有上前帮把手的冲动。但对父母的一点过错,也许会恶语相向。看见别人家的孩子犯错了,你会耐心劝导。你自己孩子有半点叛逆,可能会拳脚相加。工作时,面对客户的过分要求,上司的无理指责,你也许会选择一一咽下;可回到家,妻子多抱怨一句,你便暴跳如雷。走出家门,对朋友往往一派和善;回到家中,却横挑鼻子竖挑眼。实际上,生活不是辩论赛,家人之间不必争个谁对谁错;家庭也不是竞技场,无需分个你高我低。家人间琐碎的争斗,平时看似事小,倘若日积月累,就会像白蚁一样,一点点蚕食家庭的和睦,直至动摇幸福的基础。纠缠不休,事事争吵的家,是无幸福可言的。
家庭的幸福,需要细细打磨,精心维护,也需要家庭成员通力合作。当然,往往大多数人以“家人”和“爱“的理由忽视了这种合作。也许我们需要转换一下角度,放大家人的优点,包容他们的不足,感恩他们的相守,珍惜人生短暂的相聚。这样何愁家庭不和睦呢?
(资产管理板块 张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