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橘子进入旺销季。很多超市为了唤起顾客的购买欲,将这类商品安排到了较为靠前的位置陈列,同时相应地放大了陈列面积。但是陈列量的增大,损耗风险也随之加大。
一些柑橘品种果皮较薄,经过长途运输的颠簸或野蛮装卸,难免有个别商品表面有损伤。加上一些柑橘采摘时,为了保持商品的的鲜度,往往带着枝条采摘下来。在装箱时,很多柑橘装在一起,难免会有柑橘的枝叶戳破其它柑橘的表皮,露出果肉。运输途中橘子呼吸本身会进行释放二氧化碳,加上橘子内部的积热,表皮破损的橘子很容易出现烂点、长毛甚至腐烂。商品到货后,未经过残次品挑拣环节,直接上货,好坏商品混杂在一起,也会造成更多的损耗。
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橘子类商品到货后第一时间翻筐散热,同时挑拣出残次品,保证柑橘品质。陈列时,陈列与挑拣残次品两个环节同时进行。边陈列、边挑拣出橘子中有烂点、长毛、腐烂的商品,确?;跫苌系纳唐废识群推分蚀υ诹己米刺?。橘子补货时,将旧货码放在外圈,里圈上新货,这样操作顾客拿取方便,也能有效避免新货压旧货。更为重要的是,旧货码放在外圈的同时,无形中做了翻底的动作,降低了柑橘内部的温度,减少了积热,损耗也随之减少。
另外,随着上市的橘子品种越来越多,陈列环节较容易忽视价格牌标错的问题,容易引起顾客纠纷、投诉,丢失毛利。因此,陈列时除了要关注基本的操作,还要做到合理陈列。价格牌与商品必须一一对应,特别是品种多、外形相似的橘子类商品。
对于品相不佳、品质略有下降的橘子要及时折价销售,这样操作可以保证在商品最有价值的时候销售出去,能有效降低商品损耗,赚取适当利润。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颇,造成了毛利的损失。比如,有的门店从早开店到晚闭店均以八折销售,销售一天,动销率很低,未能在当天出清。晚闭店时,这些橘子可能已经出现烂斑、长毛现象,第二天不得不报损处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调价不及时。还有一种情况是商品折价销售是采取断崖式折价,而该商品的原价是2.5元/斤,打折定价1元/斤。已低于成本价,毛利损失太多,看似销售出去减少了损耗,实则多销售就多损耗,得不偿失。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根据商品品相、销售时间、消费要求来及时调整商品价格,确保在当天商品最有价值的时候销售出去。折价销售既不能为了保住商品的毛利,以一个价格卖到底,也不能定价过低,造成利润的损失。应掌握合适的时机,根据商品的品质因时而变,灵活运用。
以上是橘子陈列环节控制损耗的几点建议。损耗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损耗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有效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确保消费者需求并兼顾门店利润。
(经营办公室 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