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家的“大王”可不是真正管人的大王,“大王”称呼的来历还得从我们家两个宝宝身上说起。大宝女儿今年16岁,二宝儿子今年7岁,随着二宝的长大,从去年起我们家就开始了下五子棋的游戏,因为女儿从小就开始下,现在我和她妈妈都不是女儿的对手。儿子慢慢开始学,弟弟特别崇拜姐姐,觉着姐姐特别厉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不断陪着儿子下棋,儿子也特别喜欢。
开始先和儿子讲好规则,落子生根,不能悔棋。最初为了培养儿子的兴趣,我们还让着儿子,让他多赢几局,但是为了让他有上进心,偶尔也让他输下。在我们的锻炼下他是越战越勇,从去年冬天开始就挑战姐姐,尽管经常输。别看孩子小,输了之后经常总结输的原因,再继续向他姐姐挑战。从经常输,到后来的偶尔赢一二局,再到后来赢三四局。姐弟俩就定了个规矩,三局二胜,每周开赛一次,谁赢了就是本周大王。为了公正我们家六口都得参与竞争,从大王、二王、三王、大小兵、二小兵、三小兵按循环赛依次排序,都有称呼。大王有“统治”下五子棋的权力。
开赛以来,基本上是女儿和儿子争夺大王二王,我和媳妇争夺三王和大小兵,爷爷奶奶甘当二小兵和三小兵。这姐弟俩争夺大王也很有意思,有一次,儿子是大王的位置,姐姐挑战大王,儿子想保住大王,结果儿子输了。正好借这个好机会,媳妇和儿子说,以后无论干什么一定要放平、放松心态,不能急于求成,可能发挥得更好。儿子微笑着点点头。结果下次儿子真的又赢了姐姐。两人下五子棋最高纪录能每人下100多颗棋子,布满了整个棋盘,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现在我和媳妇都不是儿子和女儿的对手了,别说是故意让儿子,我们俩努力下都下不过他,儿子有时故意说,我让你和妈妈两个人的。我们俩人一起和他下也很难赢,爷爷奶奶就更不用说了。大王就是大王,就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的荣誉。
通过下五子棋这种游戏,孩子明白懂得了很多人生的哲理。下棋不能只看自己的棋子,也要看对方的棋子,这样才能进步。同样地,生活中要多看别人长处和优点,看看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更进步嘛。通过下五子棋,孩子也明白了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地总结失败原因,有种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应当和下棋一样,有进取不服输不怕输的这种精神。
(信息发展服务中心 张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