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天,乍暖还寒时,总是抽点时间,带着孩子到农村老家挖荠菜。
一到家里,和家人寒暄几句,就迫不及待地拿着袋子、镰刀到村外的田间、地头、沟渠边。虽然天还不怎么暖和,可麦苗已经变青了,许多野菜也已经吐绿了,最多还是荠菜,一片一片的,占据了空闲的地面。和煦的春风,夹杂着麦苗的清香扑面而来。孩子被这山村的春景吸引,只顾玩耍,我却贪婪着挖着荠菜,荠菜太多了,走不多远就会挖一大袋子满载而归。
想到小的时候,这个季节正是青黄不接时,常常跟着母亲,拿着小筐、镰刀挖野菜。一样的田地、河流,荠菜却少得可怜,挖荠菜的人好像比荠菜还多。大半天的功夫,累得我都走不动了,去只能挖那么一点,可母亲和我都很高兴。把荠菜洗干净了,切成末,撒在煎饼上,滴上点油,烙成饼子,成了难得的美味。父母不舍得吃,让我吃饱了,剩下的分给哥哥姐姐尝尝 。
回到家,把挖回的荠菜洗净,剁成末,用鸡蛋炒了或用肉包成饺子,每次我都吃得津津有味,孩子也跟着吃点。我常常问孩子“好吃吗”,孩子总是笑笑说“还可以”。其实,我虽然吃着可口,却也总吃不出来当年的美味。
多少年过去了,每年的春天都想起,并且抽空回家挖荠菜,在那春风轻拂的田野里,寻找着,寻找着——我儿时足迹,永远也忘不了的回忆。
(财务部 刘乃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