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是工作常态。而面对问题时,“从我做起”往往就成了这个社会惯用的自勉、共勉或表态用语,广泛使用于各个场所,言之凿凿,似乎屡试不爽。可是,如果只是理解为从我自身做起或者以身作则,问题就大了。“从我做起”貌似一个积极的态度,但与实际工作对位时,我们就会发现并没有这样简单。
有因就有果,造成当前的问题是有原因的,口惠而实不至的“从我做起”不是寻根溯源之钥匙,反而很容易堂而皇之地回避问题的原因——在某些情况下,一句“从我做起”颇意味深远:我已经表态从现在就做起了,既往的“病根”就不必追究了吧!如此以来,谁再去抓住原因不放,就有点不解人情世故了。可见,如此的“从我做起”颇有些挡箭牌的意思。问题的根源还是找不到,问题最终也难以解决,这才是真的有问题。
盘点既往、深挖根源,是需要勇气的,但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轻装前进。须知因果循环的后果,一次次的松懈和原谅无异于助纣为虐,必将造成更大的失误。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问题所在即责任所在,对于管理者来说,首先要把自己当成问题的根源才是正确的态度,因为问题往往是管理者主观感应的显化(“问题负责人”吸引“问题事件”),而非单纯的主观不努力、工作不严谨所导致。一个部门当中出了问题,部门责任人首先要把问题的根源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剑指出现问题的员工,或者先自我情绪失控,或者对员工批评或埋怨一通;一个单位出了问题,单位责任人首先应把问题根源对准自己——反思自己的德行、智慧或能力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而不能把问题本身当成迈不过去的坎儿,俨然出问题的部门成为单位的障碍。总而言之,超越问题看问题,超越问题找根源才是应有的态度。但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是这样,而是上级指责下属或者上下级相互指责埋怨,致使怨气重重,缺乏生机。——阴霾和寒风如果能滋润大地,那么还要阳光雨露干什么?指责埋怨如果能解决问题,还要反思和直面干什么?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老换游泳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勇敢地直面问题,管理者就是失职。管理者的世界,是由管理者自己创造的,外境一定是管理者意识层次和综合能力的显化: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就充满明亮;你是仗义,你的周围就聚拢正直诚实之气。
治疗癌症不是为了消灭癌细胞,而是燮理身体环境的阴阳平衡,让正气充满肌体,癌细胞自然没有死灰复燃的机会。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消灭问题,而是为了转化问题,让问题成为工作进步的契机。从问题出发,就是把问题这个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在正确处理问题中使问题者和整个集体获得一次教育、一次成长扬升的机会。不怨天不尤人,淡定地面对问题,机敏地处置问题,把问题当成朋友和贵人,接纳制造问题的同事,包容作为管理者自己情绪与修炼显化为对立面的异己力量,敞开心扉以爱的情怀接纳问题,则是管理者将问题成功化解的最高艺术。另一个方面看,能制造问题的人何尝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把这样的人拒之门外,企业失去的将更多。
问题只是一种启迪,提醒我们的肌体运转不够协调,这恰恰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提高认知层次、履行岗位责任和自我修炼升华的机遇。换言之,工作没有问题,管理者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抱怨和排斥是无能的表现。管理者真该从我做起,从问题看开去(而非“看下去”——“看下去”就没有希望了,满眼全是问题和负能量,把自己变成满世界跑的救火者),管好情绪,放大格局,提升境界,真正意识到——有问题未必是坏事,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我是问题的根源,解决了我的问题,世界就没有问题。
(人力资源部 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