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16日在北京表示,对全年经济保持目前恢复态势充满信心。这组数据是对中国经济衰退论的有力反击,对于企业来说,则是一剂强心剂,意味着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成为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
把握机遇,不是盲目尝试,而是建立在精准判断基础上的自信。“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国家大环境给我们的自信。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走势、国家政策引导方向,必须具备敏感度。进行精准判断,前提是积年累月的坚持与充分的准备:需要综合评判的大局观以及纵观过去与未来的长远眼光;需要随时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行业走势、时事热点;需要对自己本职工作深耕细作,加强专业技能、有所建树;需要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市调、评估、论证……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对机遇进行判断,才有敢于面对的信心。有句话说,自信比黄金更加珍贵。有了信心,便是行船有了灯塔的指引,方能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把握机遇,不是选择了就可以坐等,而是为之拼尽全力地努力。在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当下,零售行业整体不被看好,很多企业匆匆退场,但也有很多企业逆势而上,异军突起。“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哪一个目标都不会自觉主动地走来,哪一次成功都需要攻克数不尽的难关。只有调动一切力量,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实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迈进,破除当前的弊端,才能在枪林弹雨的经营战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只有全员目标一致,执行到位,每个人都保持爬坡过坎的压迫感,每个人都成为企业前行的原动力,才能助推企业走得更长远。
狭路相逢勇者胜。历史告诉现在,也必将在未来证明,勇于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之路、强企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能突破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开辟新的格局。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