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溪街东首与宝通街人行道之间有一段较窄的绿化带,路过此处的行人为了走捷径,踩着草坪横穿绿化带,走得人多了,久而久之,原本绿油油的草坪上便踏出了一条光秃秃的小路。路边残留的小草无精打采,可怜巴巴的样子却阻止不了人们无情的脚步。
绿化工人曾经多次将踩实的路面刨松,重新种上花草,甚至种上灌木植物阻挡行人,但不久以后又踏出了小路。如此相持的状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小路上铺上了石块,整修一新,两边的小草也恢复了以往风采,焕发着生命活力,似乎在微风中兴高采烈地向路过的行人招手。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体现的是堵与疏的道理。古有大禹治水,堵而禁也,禁而止之;止之不止,为害犹烈;疏而理也,理而散之,化于无形。在修路和治水上,堵与疏相比,疏为上策。但是,堵与疏又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修路表面上虽为疏,但阻止了行人踩出更宽的路,阻止踩踏更多的草坪,疏中又有堵。因此,对待堵与疏,不能极端化,两者兼顾,方可制胜。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管理中,往往侧重了“堵”而忽视了“疏”,无形之中增加了做事的难度,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反而降低了做事的效率。因此,只有懂人性,顺天性,顺势而为,堵疏结合,做事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总经理办公室 高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