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核心人才。企业的核心人才是指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机密、控制关键资源、产生深远影响的人才。他们足智多谋、举足轻重,是人才市场主要的争夺对象。他们“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最大。他们一旦“跳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实力强弱已不主要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而首先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能力。高素质的员工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是一种战略资源。有效解决人才流失的困境,关键是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优化人员配置,激发调动人员积极性。
第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形成以能定责、以责定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有效竞争机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年薪收入与经营指标直接挂钩;对专业人员实行岗位定酬、任务定酬与业绩定酬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对于贡献突出的人才可在一定年限内实行企业年度特殊津贴,或者重奖(对一般员工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效益工资为辅的岗效工资结合的分配办法,充分调动苦、脏、累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如此,就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把人才的知识和劳动转化为资本。
第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知识不能及时更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必然会发生变化,人才价值就会贬值,这就需要加大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地培育人才,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推进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加速人才培养,努力提高职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高层专业人才及决策层领导干部培训班,造就一批整体素质好、应变能力强、决策水平高的复合型团队。充分利用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条件,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更新员工知识,培养员工学习能力,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第三,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艰苦的行业,应该清醒考虑怎么用感情、待遇、事业留人的问题。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尊重员工做起,尊重员工应体现在对其利益的真正关心上,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留我,我念企业”,进而实现高成就目标,使企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获得共同的成功。
(超市采购部 盖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