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内部制度审计,完善的制度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经营效率的提升和风险防御能力的增强。制度审计如何操作呢?无非就是合理制定规章制度,设定管理流程,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
一、制定合理的制度
企业管理中首先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才能为制度审计提供基础。制度就是一根管理高压线,让大家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只有按制度做事,才能使企业管理变得规范。
制度制定是否合理,对工作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英国人发现澳洲大陆以后,开始大量地移民。初期制定的政策是按照客轮出发时所载人数结算费用,可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能够抵达澳洲的人数大量减少。英国人分析原因后发现,客轮老板在运输过程中根本不关心客轮人员的死活,导致大量人员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伤亡情况。找到原因后,英国人改变结算政策,改为以到达澳洲的人数进行结算,安全抵达人数大幅增长。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完成企业设定的目标,制度就必须要合理制定。
二、依据制度,设定管理流程
有了制度,再走流程,让部门职责分明,员工各司其职,保证制度能够落地。举个简单的例子,企业新员工入职,都有新员工入职流程,第一步干啥,第二步干啥等等。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入职流程,不管是人力资源,还是新员工都会感觉工作无法着手。这也就是为什么麦当劳的员工从入职到独立上岗仅仅只需要6个小时,流程的设定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即使员工出现流动,只要按照流程,新员工也能够很快上手新工作。由此可见,设定流程的意义极大。
流程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到不相容岗位分离、授权审批、部门职责分工等因素,确保流程设定的合理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三、监督制度、流程的执行
管理制度设计得再合理、流程设计得再完美,如果没有真正的执行,那也相当于把制度锁进了档案柜,毫无意义。因此,制度审计的目的就是,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和流程执行的合规性。
那么,制度审计到底如何操作呢?
1、把制度文字和流程表格化,指标化,对制度进行细化分解,摘取可以量化考核的指标设计检查表,注明管理风险关键点。
2、制定项目制度审计计划,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
3、抽调专人成立审计小组,依据审计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审计,审计过程中着重关注风险关键点的工作执行情况。
4、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收集审计证据。
5、审计小组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意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ㄗ芫戆旃?郭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