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先。‘食’字,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良’,也就是说要由有良心的人来经营食品。”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农业科研管理专家袁士畴教授在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年会上如是说。
但在一些人眼里,“良心”不值钱。于是便出现了诸如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连最让人放心的知名品牌都出现了问题。综观这些问题食品牵扯出的企业,虽然有无辜受到牵连的,但也有一部分存在见利忘义的冲动,或者是明知故犯的侥幸,偏偏没有了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了追求利润,个别企业置人民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损害整个行业的行为,更是重创了社会的诚信体系。曾有一个企业家说过,良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底线,是企业经营的“1”,技术、资本等都是这个“1”后面的“0”;没有这个“1”,再多的“0”也不可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和发展。
“良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像钱物等物质的东西直观。千百年的古训“人之初,性本善”,市场经济上的“诚信经营”教育,都在向我们讲着“良心”二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道德良知更是为民办事、为人处世的准则,也会为百姓所称颂。记得一句广告词“良心药、放心药”,更是直白地强调了“良心”二字。时代在变,经济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但不管我们怎么变,恪守人性良知和做人的道德准则,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的。
一个人,一个企业都必须要有良心。人经营良心才能受人尊重,企业经营良心才能不断发展做大做强。一个有良心的企业才是根基牢靠的企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踏踏实实地向前发展。我始终认为,凭良心、靠诚信是推动我们公司稳定发展的核心动力。
公司选择发展生态农业时,就是在以实际行动来唤起社会的环保意识、食品安全意识、特别是有机生活意识,一起回归那些曾经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公司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也是一种良心的选择。
最近,公司代表赴北京签订了《有机产品认证诚信公约》、《有机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公约》,就是在向社会诠释公司的诚信文化,在向消费者郑重承诺:禹田奉献的是原生态无污染的有机食品,经营的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良心。
(禹田公司 逄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