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个超市来说,商品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如何把这些经营损耗降到最低程度呢?
一、提高库存管理能力
1、强库存盘点:如果商品信息反馈不及时,商品的预测就不够精确,进而会导致存货结构、周期不合理。因此,超市必须加强库存盘点,利用盘点获得较为准确的预期库存水平、周期和周转量,进而保证商品的合理库存。
2、善相应设施。必要的配套设施有助于超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商品损耗。设施主要包括:用来搬卸移动货物的升降式叉车,这种设施可以减少商品在搬运过程中的损坏程度,尽管一时的投资可能较大,但从长远来说却是绝对值得的。
3、强人员管理。超市工作人员如果责任心不强,在商品运输途中,不是出现商品损坏、商品丢失,就是不能对库存商品进行科学分类,导致工作量增大,经营成本增加。因此,超市应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责任,严格奖惩,确保库存趋于合理,发挥应有作用。
二、提高安全监督能力
超市发生商品失窃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超市都安装了监控设备,但还是有不法分子把商品的条形码撕掉而混出安检门,加上超市没有权力搜身,进而导致偷盗者成功地把商品转移出去。这些商品主要是容易携带、方便装入口袋的小型商品。当然,这其间也不能排除个别超市人员监守自盗的情形。
超市如何增强安全监督能力呢?就目前情况看仍要人工监视和智能防盗相结合。在人工监视方面,尽量多配备一些服务人员,对进店人员进行全程服务,实施面对面销售。当然,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这些服务人员完全变成监视者,这样会让顾客感到不舒服,进而造成顾客流失。在智能防盗方面,要保证监控设备的完好无损、运行正常,并督促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同时,可以与当地安保部门实行联网,对超市进行监管。除了人工监视和智能防盗外,超市还可以通过扩大人行通道、消除卖场死角、加强照明设备、有序陈列商品等措施防止被盗事件的发生。
三、提高商品销售能力
1、提高市场预测能力。超市在购进商品尤其是损耗较大的商品之前,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等实际情况,来科学预测商品的销售量。在合理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不出现商品“供大于求”的现象,避免因商品积压而造成损耗。
2、提高商品营销能力。上柜的商品不是用来看的,而是要保证其销售出去,这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应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营销人员的销售技巧,通过营销能力的提高,促进商品快速销售,进而降低商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率。
(超市采购部 盖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