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产品
敬畏,顾名思义就是敬重、畏惧。“敬”是指恭敬、敬重、彬彬有礼,“畏”是指惧怕、畏怯、战战兢兢。“敬畏”,这是一个状态的两面,敬对内心,畏对外部。“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事物人格化的一种尊重;“畏”,是一种行为的警示界限,是一种对自身言行的自律,是一种对萌生不规行为的自我约束。
“抱着产品睡觉”的故事,众所周知。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爱之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紧抱自己的产品”――每当新产品开发的时候,稻盛和夫总是这么想。这是对产品的执着,是一种典型的“对产品敬畏”。这也是成就京瓷公司成为世界500强的基石。
凡客诚品经历过辉煌与低谷,皆源于对产品的“敬与不敬”。凡客创业初期,一个POLO打天下。那时的凡客,对于POLO的款式和面料的选择达到了极致,对产品的敬畏不言而喻。
后来凡客诚品逐渐开始迷恋营销,无节制大肆烧钱推广,产品的品质与款式早已不是重心。2011年,凡客最热闹时,公司里有一万三千多人,总裁级的领导就有三四十位。之后,凡客却步步陷入危机。那时,凡客诚品CEO陈年自己也陶醉在这种热闹中,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怎么管理这一万多人,却不知道公司真正要管理的应该是价值。
陈年经过一年多的反思,对投资人雷军说:我认为对产品的敬畏之心,再加上两个敬畏之心,即对用户和对你的合作伙伴的敬畏之心,只有这三个敬畏之心加在一起,才能够真正成长为一个有未来,还有足够长久生命的品牌。如果有志于做一个品牌的话,我希望今天思考的不是营销、推广、说服投资者,而是问自己,有没有信心、决心、耐心把一个产品做好。
现在凡客只剩下不到300人,做衬衫的核心团队只有7个人,但业务运转得很顺畅。对产品的敬畏,使得凡客诚品的二次创业有了成功的基础。
对产品的敬畏,就是对消费者的敬畏。失去了对产品的敬畏,便没有了对消费者的敬畏。不难想象,对消费者都不在乎,能有好的产品吗?
敬畏产品,用心做,用良心做,用爱心做。
(禹田公司 逄金彪)